看书城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2章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过年的时候。

秦母老早的就把年货备齐了,今年全家人都在,势必要过个好年。

早上听着秦大嫂吆喊着“吃饭了”的声音,姜清妤才慢慢睁开眼睛。

昨天两人荒唐到很晚才睡下,她现在还是感觉慵懒困倦。

趴在秦晏胸前,脸颊亲昵的蹭了蹭他,不自觉的撒娇。

秦晏看到媳妇儿的小动作,嘴角上扬,感觉心都要化了,真踏马可爱!

伸手把她往上抱了抱,啵了一口。

姜清妤眼生媚态,横了他一眼,“我还没洗漱呢!”

“没事儿,媳妇儿怎么都是香香的。”秦晏乐呵呵的。

这段时间,秦晏带着她吃了不少好东西。

姜清妤从头到脚都被滋润的容光焕发,本来就漂亮,现在更是让人移不开眼。

她眼波流转间,秦晏觉得像有钩子勾住了他的魂,看得他是心情荡漾。

他不禁自豪的想,这都是他的功劳。

“媳妇儿,新年快乐,今天是我们一起过的第一个年,和你一起我很开心。”

看着秦晏眉眼温柔,姜清妤心也软塌塌的。

“阿晏,新年快乐。以后的每一年,我们都会开开心心的。”

小两口这边在床上腻歪,那边秦大嫂又开始扯着嗓子喊了。

“老四,老六,你们还要让人喊几遍?一天天的就知道躲懒,大过年的也不晓得自觉点,还真说不干活就不干啊,我看就是惯的,连吃饭都不积极,你们不吃别人还要吃呢!”

秦大嫂一边摆碗筷一边骂骂咧咧。

秦母用胳膊肘杵了她一下,“大过年的,注意不许说晦气话。”

等秦晏夫妻和老六两口收拾好,秦家也要开饭了。

早上主食是一人一碗猪肉白菜馅的饺子,有的人碗里多,有的人碗里少。

桌上的菜也很丰盛,一道清蒸鱼,寓意年年有余。

一道红烧肉,寓意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一道清炒生菜,寓意来年生财有道,财源广进。

一道红枣蒸南瓜,寓意金玉满堂。

一道丸子汤,寓意团团圆圆。

这次秦母倒是没有分菜,大家一起吃,新的一年要开个好头。

吃饭前,秦母让一家之主的秦父说两句,既是对上一年的总结,也是对这一年的祝愿。

秦父也没有推辞,看着一众儿女和孙辈道:“咱家上一年大家表现的都还是不错的,今年又添了两口人,老四老六,你们接下来的一年可要好好干了,你们自己成了家,要开始学着养家糊口了。

老二也有本事,不用我跟你妈操心,咱家家宝今年到了年纪,也该送上学去了,学问这东西,你可以一辈子不用,但你不能没有。总体来说咱家去年还是相当不错的,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哈。”

秦父说话,大家就听着。

等他最后说一句,“好,吃饭!”

大家才开始动筷。

秦家没有在饭桌上不能言语的规矩,所以即使大家平日里互相看不顺眼,但在今天还都是乐呵呵的,一大家子也是热闹。

吃完饭,小辈们挨个给秦父秦母拜年,老两口也准备了厚厚一沓的红包,等孩子们说完吉祥话,就发。

每个人都有,面额不大,大人两毛,孩子一分,算是那个意思。

自家拜完年后,秦父就带着几个儿子出去拜年去了,串门,耍牌,唠嗑……整个村子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家里女人们也不闲着,她们要准备午饭晚饭,还有招待客人的茶水点心,别人来拜年,也要招待着的。

虽然秦大嫂平时对几个妯娌都看不惯,尤其是对姜清妤和秦媛媛这两个不用干活的,天天横眉竖眼的。

但是今天秦大嫂倒是没表现出来,反而挺和善的。

几个女人在院里包饺子,氛围倒也算融洽。

中午和晚上的饭菜也是异常丰盛,几个小孩子,尤其是那几个女孩子。

平日里哪里能吃到这么多油水,今天就算吃了不少也不用看人脸色,她们不禁想着,要是天天都能过年就好了。

接下来各房就开始走自己的亲戚了,女人们也要走娘家亲戚。

晚上秦晏和姜清妤躺在床上,他一手搂着她,一手在她发间拨弄。

两人刚运动结束,简单清洗后正抱在一起温存。

秦晏神色餍足,一开口嗓音还带着些许懒散:“媳妇儿,明天咱问爸要个介绍信,我陪你回娘家吧?丑女婿早晚要见岳父岳母的,就是不知道岳父岳母认不认我这个女婿?”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到后面都听不清了,一开始的懒散也没了,还夹杂着一丝丝心虚。

“回娘家?”姜清妤愣了一下,“啊,我都忘记跟你说了,下乡之前,我跟我爸断绝关系了。”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知道原主对那一家没什么感情,她也就没往心上去,也压根儿没想起来跟秦晏说说她家的情况。

在原主16岁刚上初一的年纪,她的亲妈宋淑芬就去世了。

宋淑芬是棉纺厂的一名工人,那年棉纺厂的一个车间发生意外事故,引起了大火,房梁被烧毁,堵住了出去的路。

她自觉逃出去无望,只能隔着大火尽力往外扔那些贵重器械。

倒不是她善良,临死之前她只是想着再为女儿多做些打算。

她想着若是因抢救厂里机器牺牲,比意外身亡,厂里要给的补贴多一些。

没时间让她去想,这钱最终能不能落到原主手里,意外来的太突然,她只能谋划到这里。

临死之前她还惦记着,她那么小的女儿,今后可怎么办?

果然如宋淑芬所料,厂里最后给了姜父700元补贴,其中500元是赔偿,200元是奖励,她的工作名额也会给姜家留着。

若是靠着这些,原主日后肯定过得不错。

可惜,在宋淑芬过世后半年,姜父又跟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寡妇再婚了。

无论哪个年代,肯做饭操持家务的男人都是少数。

更何况是姜父那样虚伪的大男子主义者。

势必会再找个女人伺候他的。

原主当时也没闹,因为她知道闹也没办法。

本来原主在继母进门后就谨小慎微,想着等毕业后,自己继承了母亲的工作,再嫁出去就好了。

谁知等继母给姜父生了一个儿子后,吹了吹姜父的枕头风,姜父就做主把原主母亲的工作,给了继母的二儿子。

原主当时还在上学,还没有毕业,姜父和继母以这个为理由,说这几年先让继兄干着,等以后她毕业了,再还给她。

原主当时还对父亲抱着一丝期待,虽然不信继母以后会把工作还回来,但是她现在没有毕业,他们也不会允许她退学去工作,也没办法结婚,她只能暂时顺从,想等毕业以后再做打算。

可原主万万没想到,人心会这么险恶,姜父竟然也会同意。

那个继母,在她刚毕业的时候,就给她报了名,让她下乡当知青。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