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门缝外透进的光,被胡小棠的身影切割成锐利的几何形状。她站在那片光影里,目光像探针,精准地刺穿闷热浑浊的空气,落在胡杨汗湿却隐隐发光的脸上,落在他下意识抚摸着喉结的手指上。
“哥,书架里…刚才有光?”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冰冷的石子投入胡杨尚未平复的心湖,瞬间击碎了那份因父子灵魂共振带来的、近乎神启的震撼。
光?
什么光?
他猛地低头看向自己抚在喉结上的手——那里除了汗水,什么都没有!书架内壁贴满深灰色隔音海绵,幽暗如同洞穴,只有笔记本电脑屏幕发出幽幽的蓝光,映着他自己惊疑不定的影子。
是幻觉?还是……那源自父亲、又反馈回来的“纯净”与“坚韧”能量共鸣时,产生的某种……肉眼不可见,却被妹妹那近乎诡异的敏锐捕捉到的……异象?
冷汗瞬间从额角渗出,混合着尚未干透的热汗,滑进眼角,带来刺痛。喉结下方那片被温暖能量浸润过的区域,似乎还残留着令人心悸的余韵,此刻却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慌。
“你…看错了。”胡杨的声音干涩得厉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沙哑和慌乱,他强迫自己移开抚着喉咙的手,指向角落堆着的杂物,“可能是…屏幕反光,照到那堆旧磁带盒子了。”
胡小棠没说话。她的视线缓缓扫过胡杨强作镇定的脸,掠过他微微颤抖的手指,最终落在他身后那个被棉絮和羽绒塞得鼓鼓囊囊、如同怪诞巢穴的墙壁上。那里,只有深灰色的海绵和凌乱的白色羽绒,在屏幕幽蓝的光线下,安静得没有一丝异样。
空气凝滞了几秒。只有笔记本电脑风扇发出的微弱嗡鸣,和他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
“哦。”胡小棠终于应了一声,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情绪。她没再追问,只是将手里的东西往前递了递——是那个印着卡通兔子的保温杯,盖子已经拧开,温热的药气袅袅飘出。“妈刚打电话,说爸那支加急的免疫球蛋白,护士已经打上了。”她顿了顿,目光落在他汗湿的鬓角,“张阿姨说,这药起效时会有点低烧,正常反应。”
说完,她将保温杯放在书架门内侧的地板上,没再看胡杨,转身离开。沉重的书架门在她身后被轻轻带上,隔绝了光线,也隔绝了那令人窒息的审视。
胡杨靠着滚烫的书架内壁,滑坐在地,后背的汗水瞬间被冰凉的海绵吸收。他抓起地上的保温杯,顾不得烫,猛地灌下几大口温热的药汤。熟悉的清甜苦涩滑过喉管,却压不住心底翻腾的惊涛骇浪。
光?妹妹看见了光?
系统…声骸…父亲的反哺…
这一切,到底是什么?
他颤抖着手点开“声海”后台。那场灌注了“纯净”之力、引发父子灵魂共振的直播,收益高得惊人。他毫不犹豫地将其中最大的一笔,转入了市一院的账户,备注:胡建军特需药品(免疫球蛋白及后续)。
看着转账成功的提示,心头巨石稍落,但那份因“光”而起的寒意,却如同跗骨之蛆,驱之不散。
……
市一院神经内科,单人病房。
窗外的夕阳给洁白的墙壁镀上了一层暖金色。胡建军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枯槁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正常的潮红,额头上贴着退热贴。加急注射的免疫球蛋白正在他体内与顽固的病灶搏斗,低烧是冲锋的号角。
胡文慧坐在床边,用温水浸湿的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丈夫发烫的额头和脖颈。她的动作轻柔,眼神专注,带着一种失而复得般的珍惜。下午康复室那超越极限的“十七秒”,像一针强心剂,点燃了她眼中沉寂已久的希望火苗。
胡小棠安静地坐在窗边,膝上摊着习题册,笔尖却久久没有移动。她的目光穿过玻璃,落在楼下花园里蹒跚复健的病人身上,眼神有些放空,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极其复杂的问题。
病房里很安静,只有监测仪器规律的嘀嗒声和毛巾拧水的细微声响。
忽然,一直闭目忍受着低烧不适的胡建军,喉咙里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含混不清的咕哝。
胡文慧立刻停下动作,紧张地俯身:“建军?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胡建军费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浑浊的目光没有聚焦,只是茫然地、下意识地朝着病房门口的方向转动了一下。干裂的嘴唇翕动着,几个破碎的音节艰难地挤出:
“…光…小…光点…”
胡文慧的心猛地一紧!光点?她顺着丈夫的目光看向门口——那里只有白色的门板和走廊透进来的、正常的灯光。难道是烧糊涂了?产生幻觉了?
“爸?你说什么?”胡文慧的声音带着焦虑,手抚上丈夫滚烫的额头。
胡建军却像是被那触摸惊扰,浑浊的眼底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困惑和一丝…微弱的悸动?他喉咙里又“嗬嗬”了两声,枯瘦的手指在被子下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似乎想抓住什么,最终却只是无力地松开。他重新闭上了眼睛,眉头因为低烧的不适和某种更深层的困惑而紧紧蹙起。
“光点?”胡文慧忧心忡忡地看向窗边的女儿,“小棠,你爸说胡话呢…这烧…”
胡小棠缓缓转过头。夕阳的金辉勾勒着她沉静的侧脸。她没有看母亲,目光落在父亲紧蹙的眉心和那只无力蜷缩又松开的手上。清澈的眼底深处,仿佛有极其细微的涟漪荡开,又迅速归于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可能是药物反应。”她的声音没什么起伏,像在陈述一个医学事实,“张阿姨说过,会有轻微幻觉。” 她重新低下头,笔尖终于落在了习题册上,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刚才那短暂的插曲从未发生。
胡文慧看着女儿平静的样子,又看看昏睡中依旧眉头紧锁的丈夫,心里的不安像墨汁滴入清水,无声地扩散开来。她只能更用力地拧干毛巾,一遍遍擦拭着丈夫发烫的皮肤,试图用这笨拙的物理方式,驱散那未知的、令人心慌的“光点”。
……
家里的夜晚,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平静,却也潜藏着无声的暗流。
胡杨没有再钻进那个闷热的“壁橱”。喉咙深处那场父子共振带来的滋养感依旧清晰,【坚韧(微弱)】的图标在意识深处似乎更凝实了一些。他坐在洒满月光的窗边,捧着温热的药汤,小口啜饮。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手机屏幕,停留在“声海”后台那个名为【燃烬·回声】的直播间图标上。
妹妹那句“有光”和父亲低烧时的呓语“光点”,如同两片沉重的阴云,压在他心头。那绝不仅仅是巧合。声骸的共鸣,系统的反馈,似乎正在以一种超越物理的方式,影响着现实,甚至能被某些敏锐的感官捕捉到。
这到底是馈赠,还是更隐秘的代价?
“嗡——” 手机的震动打断了他的思绪。是“声海”平台官方发来的站内信,标题异常醒目:
【恭喜!您的直播间“燃烬·回声”入选‘新声代潜力星’扶持计划!】
胡杨瞳孔微缩,立刻点开。
信件内容措辞官方而热情,大意是平台基于数据分析和内容质量评估,认为他的直播间极具潜力,特此邀请加入为期一个月的“新声代”扶持计划。核心扶持包括:
首页推荐位曝光:每周获得3次黄金时段(晚8-10点)首页焦点图推荐!
专属流量池倾斜:直播期间获得平台算法额外流量推送!
专业声卡设备赞助(试用期):提供一套价值万元的专业级直播声卡套装!
平台运营1对1指导!
信件末尾,附着一个联系方式:运营经理,陈菲。
巨大的惊喜如同电流般瞬间窜遍全身!首页推荐!黄金时段!专属流量!这简直是雪中送炭!意味着更庞大的听众基数,更稳定的高额收益!足以彻底覆盖父亲未来更长期、更昂贵的康复治疗费用!那套专业声卡更是锦上添花,能将他声音的质感和表现力推向新的巅峰!
狂喜只持续了短短一瞬,就被更深的疑虑和寒意取代。
为什么是他?
一个开播不久、风格小众、甚至没有露脸(只有声音)的新人?
平台每天涌进成千上万的新主播,凭什么把如此宝贵的资源倾斜给他?
他立刻点开自己昨天的直播数据回放。那场融入“纯净”声骸、引发父子灵魂共振的演唱,情感冲击力确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打赏数据爆炸。但……仅凭一场直播的亮眼数据,就能打动平台,给出顶级扶持?
这背后……是否和他那诡异的“声骸”系统有关?和那能被妹妹和父亲感知到的“光”有关?平台是否通过某种技术手段,监测到了那场直播中不同寻常的……能量波动?
一个冰冷的名词闪过脑海——人体实验。某些资本巨头,对那些展现出“异常”天赋的个体,总有着病态的好奇和贪婪的觊觎。
胡杨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他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月光清冷。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他惊疑不定的脸。平台抛出的橄榄枝,散发着诱人的金光,却也缠绕着看不见的、可能致命的荆棘。
接受?意味着更快的赚钱速度,父亲更好的治疗条件,却也意味着更深地暴露在未知的风险之下。
拒绝?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继续在深夜里搏杀,用更慢的速度去填那个无底洞?
就在他心乱如麻、指尖悬在回复按钮上迟迟无法落下时,手机屏幕顶端跳出一条新的短信提醒。发信人:胡小棠。
短信内容只有一句话,冰冷,简短,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眼前的迷雾:
“爸退烧了。抓着妈的手,写了三个字:去试试。”
胡杨握着手机,僵在窗边的月光里。
父亲…退烧了…
抓着妈的手…
写了字?
“去试试”?
父亲知道了?他感知到了什么?那场灵魂共振,传递的不仅是能量,还有他此刻面临的抉择?
父亲用他刚刚恢复一丝活动能力的手,写下了他的答案——去试试!像一个沉默的将军,在病榻上向他的士兵发出了前进的指令!带着不顾一切的决绝,和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
胡杨闭上眼。喉结下方,那片被“纯净”滋养过的区域,似乎还残留着父亲反哺回来的、温暖如朝阳的能量。那能量里,有父亲不甘沉沦的挣扎,有超越病痛的坚韧,更有此刻这沉甸甸的三个字——去试试!
所有的犹豫、恐惧,在这三个字面前,瞬间被击得粉碎!
他猛地睁开眼,眼底只剩下一种破釜沉舟的、燃烧起来的决绝!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敲击,回复了那封来自“声海”平台的站内信:
“燃烬·回声”主播胡杨,确认加入‘新声代潜力星’扶持计划。随时联系。——胡杨”
发送。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窗台上,那个印着卡通兔子的保温杯里,残余的药汤表面,映着清冷的月辉,也映着胡杨眼中跳动的、孤注一掷的火焰。
书架堡垒的角落里,那盘承载着童年“纯净”声骸的老旧磁带,在阴影中沉默着。而新的战场,伴随着机遇与未知的凶险,已在黄金时段的聚光灯下,悄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