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城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2章

都市最强逆袭

第14章 考古邀约与暗潮再起的古董界

拍卖会落幕的第三天,骆昌逸刚到办公室,就看到桌上放着一封烫金信封。信封上印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所”的字样,他拆开一看,里面是一份正式的邀请函——邀请他作为文物鉴定顾问,参与商周祭祀遗址的前期勘探工作,落款人正是文物局的李老教授。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周师傅刚好走进来,看到邀请函后激动地拍了下手,“能参与国家层面的考古勘探,不仅能提升你的专业地位,还能近距离接触商周时期的文物,对你的鉴定水平提升帮助太大了!”

骆昌逸握着邀请函,指尖微微发烫。他想起青铜鼎上那个神秘的祭祀地图,想起马明远说要成立考古基金的承诺,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期待——如果能亲手找到千年前的祭祀遗址,亲手触摸那些沉睡的文物,对他来说,比任何荣誉都更有意义。

“我当然愿意去。”骆昌逸立刻拿起手机,给李老教授回了电话。电话里,李老教授的声音满是欣慰:“骆经理,我就知道你会答应!这次勘探队下周出发,地点暂定在江城周边的青峰山,那里的地理环境和祭祀地图上的标记很吻合。你这段时间可以准备一下,主要负责现场出土文物的初步鉴定和年代判断。”

挂了电话,骆昌逸刚把邀请函收好,苏瑶就拿着一份文件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复杂的神色:“昌逸,你看这个。昨天咱们公司收到了十几份古董委托鉴定的申请,其中有三份是来自同一个人——江南古董商会的会长,赵山河。”

“赵山河?”骆昌逸愣了一下。他听说过这个名字,赵山河是江南古董界的“老大哥”,手里握着大量优质古董资源,为人却十分低调,很少公开露面,更别说主动委托其他公司鉴定古董了。

“他委托鉴定的是什么古董?”骆昌逸接过文件,仔细看了起来。文件里记载,赵山河委托鉴定的三件古董分别是:宋代官窑贯耳瓶、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碗,还有一件清代乾隆御制珐琅彩瓷瓶——每一件都是价值千万级别的珍品。

“奇怪的是,他不仅要求你亲自鉴定,还提出要和你单独见面,说是有重要的事要谈。”苏瑶指着文件上的备注,“我查了一下,这个赵山河和之前的陈氏集团有过合作,但在陈宇倒台后就断了联系。现在突然找咱们公司,会不会有什么目的?”

骆昌逸皱起眉头。经历了陈天虎的报复后,他对突然找上门的“好事”多了几分警惕。赵山河作为江南古董界的权威人物,身边肯定不缺顶级鉴定师,却偏偏找他这个刚在全国鉴定大会上崭露头角的新人,确实有些反常。

“先答应下来,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骆昌逸沉思片刻,做出决定,“你回复赵山河,说我下周有空,具体见面时间让他定。另外,你再查一下他最近的动向,看看他有没有和其他古董公司接触,或者有没有什么特殊的需求。”

苏瑶点点头,转身去安排。骆昌逸则继续整理考古勘探需要的资料,他从周师傅那里借来了《商周青铜器图谱》《古代祭祀遗址考古报告》等专业书籍,还把之前研究青铜鼎祭祀地图的笔记重新梳理了一遍,生怕遗漏任何关键信息。

当天下午,赵山河的助理就回复了消息,约定下周一下午三点,在江南古董商会的会所见面。苏瑶也查到了一些关于赵山河的信息:最近半年,赵山河一直在收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而且动作很大,甚至不惜高价从海外收藏家手里回购流失的文物。

“收购商周青铜器?”骆昌逸心里一动,“难道他也对祭祀遗址感兴趣?或者说,他知道祭祀遗址的一些线索?”

这个猜测让他更加好奇,也更加警惕。如果赵山河真的对祭祀遗址有想法,那他找自己,很可能是想从自己这里获取更多关于祭祀地图的信息。

一周很快过去。周一上午,骆昌逸先去公司处理了一些工作,然后带着鉴定工具,独自前往江南古董商会的会所。会所位于江城老城区的一条僻静小巷里,门口挂着一块古朴的木牌,上面刻着“江南阁”三个大字,门口没有保安,只有一个穿着长衫的老人在扫地。

“请问是骆昌逸经理吗?”老人看到骆昌逸,放下扫帚,客气地问道。

骆昌逸点点头:“我是,我和赵会长约好三点见面。”

“赵会长已经在里面等您了,请跟我来。”老人领着骆昌逸走进会所,里面的装修古色古香,走廊两侧挂着历代名家的字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穿过走廊,老人推开一扇雕花木门,里面是一个宽敞的会客厅。会客厅中央放着一张红木长桌,桌后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穿着中山装的老人,正是赵山河。他手里拿着一个紫砂壶,看到骆昌逸进来,笑着站起身:“骆经理,久仰大名,请坐。”

骆昌逸在赵山河对面坐下,开门见山地说:“赵会长,谢谢您的邀请。不知道您委托鉴定的三件古董现在在哪里?我可以先帮您鉴定。”

赵山河却摆了摆手,给骆昌逸倒了杯茶:“不急。我找你来,确实是想让你鉴定古董,但更重要的是,想和你聊聊青铜鼎上的祭祀地图。”

骆昌逸心里一凛,果然被他猜中了。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赵会长,祭祀地图是马明远先生发现的,而且他已经决定捐赠青铜鼎,联合考古队寻找祭祀遗址。我只是个鉴定师,对考古的事了解不多。”

赵山河笑了笑,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照片,推到骆昌逸面前:“骆经理,不用谦虚。全国鉴定大会上,你能看出连评委都没发现的修复痕迹,足以说明你的专业能力。我这里有一张照片,你看看有没有眼熟的地方。”

骆昌逸拿起照片,照片上是一块残缺的青铜片,上面刻着和青铜鼎上相似的饕餮纹,而且纹路线条的风格、雕刻的手法,都和青铜鼎如出一辙。更让他惊讶的是,青铜片的断口处,有一个细微的凹槽,看起来像是能和其他青铜器拼接。

“这是……”骆昌逸抬头看着赵山河,眼神里充满了疑惑。

“这是我半年前从一个私人收藏家手里收购的。”赵山河放下紫砂壶,语气严肃起来,“当时我就觉得这块青铜片不一般,特意请了很多专家鉴定,都没看出什么门道。直到前段时间,我听说你帮马明远找到了青铜鼎的碎片,还发现了祭祀地图,才意识到这块青铜片可能和祭祀地图有关。”

骆昌逸仔细看着照片,突然想起祭祀地图上的一个细节——地图边缘有一个小小的缺口,当时他以为是青铜鼎铸造时的瑕疵,现在看来,那个缺口很可能就是为了拼接这块青铜片!

“赵会长,您的意思是,这块青铜片能补全祭祀地图的缺口?”骆昌逸问道。

赵山河点点头:“我猜是这样。而且我还查到,青峰山附近有一个废弃的古矿洞,相传是商周时期开采青铜矿的地方。如果祭祀地图真的指向青峰山,那这个古矿洞很可能就是祭祀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骆昌逸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他没想到赵山河竟然掌握了这么多线索,而且还查到了古矿洞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是真的,那对考古勘探工作来说,无疑是重大的突破。

“赵会长,您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骆昌逸不解地问道,“您完全可以自己联系考古队,或者自己去寻找祭祀遗址。”

赵山河叹了口气,眼神里露出几分落寞:“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身体大不如前,早就没有了年轻时的冲劲。而且,文物保护是年轻人的事,你们比我们更有精力,也更有想法。我之所以找你,是因为我知道你是个正直、有责任心的人,不会像陈宇那样,为了利益倒卖文物。我希望你能带着这些线索,帮助考古队找到祭祀遗址,让那些沉睡的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那三件委托鉴定的古董,其实是我给你的‘见面礼’。如果考古队能凭借这些线索找到祭祀遗址,我愿意把这三件古董捐赠给国家博物馆,也算为文物保护尽一份力。”

骆昌逸看着赵山河真诚的眼神,心里的警惕渐渐消失。他没想到,这个看似神秘的江南古董商会会长,竟然有这样的胸襟和觉悟。

“赵会长,谢谢您的信任。”骆昌逸郑重地说,“我一定会把这些线索告诉考古队,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寻找祭祀遗址。至于那三件古董,我会按照正规流程进行鉴定,确保每一份鉴定报告都准确无误。”

赵山河欣慰地笑了:“好!好!我没看错人!下周考古队出发的时候,我会让助理把青铜片和三件古董送到苏氏集团,你到时候一起带去青峰山,说不定能帮上忙。”

离开江南阁的时候,夕阳已经西下。骆昌逸走在老城区的小巷里,心里既兴奋又沉重。兴奋的是,有了赵山河提供的线索,考古勘探工作很可能会事半功倍;沉重的是,他知道,祭祀遗址的消息一旦传开,肯定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其中难免会有像陈宇那样的文物贩子,想要趁机盗掘文物,给考古工作带来危险。

他立刻给李老教授打了电话,把赵山河提供的线索和青铜片的情况告诉了他。李老教授听完,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太好了!骆经理,这些线索太重要了!我们立刻调整勘探计划,加派安保人员,确保勘探工作顺利进行!”

挂了电话,骆昌逸又给苏振邦和周师傅汇报了情况。苏振邦表示,会全力支持骆昌逸的考古工作,还会派公司的安保人员协助考古队保护现场。周师傅则叮嘱他,在现场一定要注意安全,遇到不确定的文物,不要轻易触碰,等专业考古人员来处理。

接下来的几天,骆昌逸一边忙着整理鉴定赵山河送来的三件古董,一边和考古队沟通勘探细节。赵山河送来的三件古董果然都是真品——宋代官窑贯耳瓶釉色温润,开片自然;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碗青花发色浓艳,胎质细腻;清代乾隆御制珐琅彩瓷瓶色彩鲜艳,纹饰精美,每一件都堪称国宝级珍品。

周四上午,骆昌逸把鉴定报告交给赵山河的助理,同时收到了考古队发来的最终勘探计划:周六早上八点,在青峰山脚下集合,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前期勘探工作。

周五晚上,骆昌逸收拾好行李,准备第二天出发。他刚把行李放在门口,手机就突然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他接起电话,里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骆昌逸,明天的考古勘探,你最好别去。否则,后果自负。”

骆昌逸心里一紧:“你是谁?想干什么?”

对方却没有回答,直接挂断了电话。骆昌逸看着手机,眉头紧锁。他知道,这绝不是简单的恶作剧。祭祀遗址的消息肯定已经泄露,有人不想让考古队找到遗址,甚至想抢先一步盗掘文物。

他立刻给李老教授和苏振邦打了电话,告知他们这件事。李老教授表示,会立刻联系警方,加派警力保护勘探队的安全。苏振邦则让公司的安保队长带着几名经验丰富的安保人员,明天一早和骆昌逸一起去青峰山。

挂了电话,骆昌逸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漆黑的夜空。他知道,明天的考古勘探,不仅是对他专业能力的考验,更是一场和文物贩子的较量。但他没有退缩——为了保护那些沉睡千年的文物,为了传承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他必须勇敢地走下去。

第二天早上七点,骆昌逸带着行李,和公司的安保人员一起,准时出发前往青峰山。车子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起来。骆昌逸看着窗外的青山绿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要确保考古勘探工作顺利进行,让祭祀遗址重见天日,让那些珍贵的文物得到应有的保护。

一场关于历史、文物与守护的战斗,即将在青峰山拉开序幕。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