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城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第3章

溪口镇的浊浪渐平。在萧景珩雷厉风行的铁腕整治与谢明璃细致入微的统筹协调下,赈济有序,疫病得到控制,河道疏浚初见成效,临时堤坝也加固完成,灾民们开始重建家园,麻木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许生气。钦差行辕内堆积如山的案卷,是贪官污吏伏法的铁证,也是云泽州疮疤被揭开又初步愈合的记录。然而,最深处的阴影——国舅周显——依旧盘踞在京城,如同蛰伏的毒蛇。

此刻,行辕最深处一间僻静的厢房内,烛火通明。气氛凝重而肃穆。萧景珩、谢明璃、楚昭、楚玥,四人围坐。秦骁亲自守在门外,隔绝了一切可能的窥探。

空气仿佛凝固。楚昭坐得笔直,如同一柄入鞘的利剑,眼神锐利而复杂地直视着萧景珩。楚玥则紧挨着谢明璃,脸上带着紧张和期待。

“楚将军,”萧景珩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郑重,不再是“陈珩”,而是恢复了七皇子应有的威仪与坦诚,“溪口镇患难与共,本王亲眼目睹了镇南军旧部的忠勇仁义,也深知你们背负的沉冤与血海深仇。”

“将军”二字,如同重锤,狠狠敲在楚昭心上。他身躯几不可察地一震,眼中瞬间翻涌起滔天的悲愤与压抑多年的痛楚。他死死握紧拳头,指节发白,声音带着压抑的沙哑:“殿下……既知我等是朝廷钦犯,为何……”

“因为本王看到的,不是钦犯!”萧景珩斩钉截铁地打断他,目光灼灼如炬,“本王看到的,是一群在国难当头、自身危难之际,仍不忘救助百姓的铁血男儿!看到的,是被奸佞构陷、蒙受不白之冤的忠良之后!楚老将军的赫赫威名,本王幼时便如雷贯耳!他的冤屈,本王感同身受!”

这番话,字字铿锵,直击楚昭内心最深处那道从未愈合的伤口。他眼圈瞬间红了,猛地低下头,肩膀微微颤抖。楚玥更是捂住了嘴,泪水无声滑落。多年来,他们背负着“叛贼余孽”的污名,像阴沟里的老鼠般东躲西藏,何曾听过如此掷地有声的肯定与理解?

谢明璃适时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楚大哥,楚玥妹妹。殿下所言,句句肺腑。你们的遭遇,你们的坚守,我们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上。镇南军,不该被历史遗忘,更不该永远背负污名。”

萧景珩站起身,走到楚昭面前,深深一揖:“楚昭,本王今日以萧氏皇族血脉、七皇子萧景珩之名,向你承诺:**有生之年,必竭尽全力,为镇南军平反昭雪,还楚老将军及所有蒙冤将士一个清白!让忠魂得以安息,让英名重归史册!** 此誓,天地可鉴,日月共证!”

这一礼,这一誓,重逾千钧!

楚昭猛地抬起头,眼中血丝密布,泪水终于夺眶而出!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此刻声音哽咽,带着无比的激动与决绝:“殿下!楚昭……代镇南军三千冤魂,叩谢殿下大恩!殿下但有差遣,楚昭及麾下儿郎,万死不辞!”

楚玥也随着哥哥跪下,泣不成声。

萧景珩连忙将楚昭扶起:“将军请起!本王要的,不是你们的‘万死’,是要你们好好活着,亲眼看到沉冤得雪的那一天!更要你们积蓄力量,他日重振镇南军威名!”

他扶着楚昭坐下,神色转为凝重:“眼下,你们身份敏感,留在云泽或返回苍梧山,都非长久之计。朝廷的追捕虽暂时松懈,但周显一党绝不会善罢甘休。本王为你们寻了一条出路。”

他摊开一张简易的北境地图:“**北境边陲,雁回关。** 驻守此关的是本王信得过的老将,**镇北侯沈烽**。沈侯爷为人刚正不阿,最重军功,不问出身。本王会修书一封,说明原委(隐去关键),请他接纳你们这支‘流民义勇’编入边军。北狄近年来屡屡犯边,边关正是用人之际。在那里,你们可以堂堂正正地拿起刀枪,保家卫国!用你们的血性与战功,为自己正名!也为日后平反,积累实力和声望!”

楚昭看着地图上遥远的雁回关,眼中燃起熊熊火焰。边关!战场!这正是他渴望的去处!用敌人的血洗刷父辈的冤屈,用军功赢得尊严!他用力点头:“殿下安排周全!楚昭愿往!”

萧景珩看向楚玥:“至于楚玥姑娘……”他目光转向谢明璃。

谢明璃心领神会,握住楚玥的手,柔声道:“玥儿,北境苦寒,战事凶险。你一个女孩子,随军多有不便。不如……随我回京。王府虽非世外桃源,但定能护你周全。你跟着我,学些本事,也好将来能帮到你哥哥。待北境安定,你们兄妹总有团聚之日。” 她的话语真诚,带着姐姐般的关怀。

楚玥看向哥哥,又看看谢明璃。她虽性格刚强,但也知道北境不是她能轻易立足的地方。谢明璃的才情、智慧和对她的真心关怀,让她信赖。她最终重重点头:“玥儿听王妃姐姐的!我在京城等哥哥凯旋!”

楚昭看着妹妹,眼中既有不舍,更有放心。有谢明璃照顾,比跟着他在边关担惊受怕强百倍。他对着谢明璃深深一揖:“王妃大恩,楚昭没齿难忘!”

至此,一场推心置腹的深谈,在烛火摇曳中,为这蛰伏的孤军和这对历经磨难的兄妹,照亮了一条充满荆棘却也充满希望的前路。肝胆相照的承诺,重于泰山。

* * *

数月后,云泽水患彻底平息,贪腐大案尘埃落定(暂时止步于州府层级)。萧景珩与谢明璃带着赫赫功绩与万民称颂的“青天”之名,班师回朝。

金銮殿上,萧景珩将云泽之行的详细奏报、查获的如山罪证、以及安置流民、恢复生产的成果一一呈上。皇帝萧启听着,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甚至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

“好!景珩此次南下,临危受命,力挽狂澜,肃清吏治,安抚黎民,功在社稷!实乃朕之肱骨,朝廷栋梁!”皇帝的声音洪亮,当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东海明珠一斛!王妃谢氏,襄助有功,贤良淑德,赐一品诰命冠服,南海珊瑚树一株!”

“儿臣(臣妾)谢父皇(陛下)隆恩!”萧景珩与谢明璃跪拜谢恩,姿态恭敬。

然而,在皇帝那看似欣慰的笑容背后,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是欣赏,是满意,但更深处,是**深深的忌惮**!这个儿子,展现出的能力、魄力、以及在民间积累的威望,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这柄刀,似乎……磨得太锋利了些。

站在皇帝身侧的继后周氏,脸上挂着无懈可击的雍容微笑,向萧景珩和谢明璃微微颔首示意,仿佛真心为他们高兴。但宽大凤袍袖中的手,却早已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她看着萧景珩沉稳的身影和谢明璃那张清丽却让她感到无比刺眼的脸,心中的毒焰几乎要喷薄而出。云泽的钉子被拔掉了大半,虽未伤及兄长周显根本,但也损失不小!更让她心惊的是,这对夫妻在民间的声望!绝不能让他们再这样下去!

“景珩此次辛苦,回府好生休养。你的王府……似乎有些偏僻了。”皇帝沉吟片刻,忽然开口,“朕记得,朱雀大街原安国公的府邸空置已久,景致颇佳,离宫也近。就赐予你吧,也方便你时常入宫,为朕分忧。” 这看似恩宠的赏赐,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就近监视”?

“谢父皇厚爱!”萧景珩再次叩首,神色如常,心中却一片冷然。

退朝后,回到凤仪宫。周氏屏退左右,脸上的笑容瞬间化为寒冰。她对着心腹嬷嬷,声音如同淬了毒的冰凌:“去告诉哥哥,老七翅膀硬了!不能再等了!给本宫盯死朱雀大街的新王府!还有……那个谢明璃!本宫倒要看看,他们这对‘贤伉俪’,能得意到几时!给本宫寻机会……寻一个能让他们万劫不复的机会!”

一场更大的风暴,在表面的封赏与平静下,正悄然酝酿。而此刻,走出宫门的萧景珩与谢明璃,望着眼前象征着无上荣宠却也暗藏杀机的朱雀大街府邸,目光交汇,无需言语,已读懂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与坚定。前路,依旧是荆棘密布。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