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城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韩鼎小说的最新章节在哪里更新?免费追踪阅读

韩鼎

作者:天涯沦落人001

字数:195087字

2025-07-31 22:46:53 连载

简介

精选一篇历史脑洞小说《韩鼎》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无,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天涯沦落人001,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韩鼎目前已写195087字,小说状态连载,喜欢历史脑洞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韩鼎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宣政殿的铜鹤炉刚添了新炭,烟却在梁上打了个旋,像公仲朋此刻拧成疙瘩的心。他捧着宗室名册的手在抖——昨夜安成君派人密报,说韩辰从宜阳带回了“公仲府账房与秦细作交易”的账册,此刻那账册怕是已在襄王案头。

“王上!”公仲朋突然跪倒,金砖被磕出闷响,“宜阳铁监关乎韩室命脉,绝不能交予外人!韩辰虽擒细作,却在宜阳私藏精铁两千石——老臣有证据!”他从袖中抖出卷麻布,上面是守将画的“韩辰藏铁密室图”,墨迹还带着宜阳的煤烟味。

安成君立刻跟进,朝服的金线在晨光里闪得刺眼:“王上明鉴!那两千石铁本是岁贡给秦的,韩辰私藏,是想借此要挟朝廷!老臣举荐的韩奎,世代掌铁监,昨日已在新郑炼出精铁,足证其能!”他拍了拍手,内侍捧着块铁坯上前,铁面光亮,竟能映出殿柱的影子。

襄王的指尖在案上顿了顿。他认得那铁坯的锻纹——是新郑旧工坊的手艺,脆得很,去年韩军操练时,用这种铁打的矛断了十七杆。“韩奎的铁,能铸弩吗?”他突然问。

安成君的笑容僵了僵:“稍……稍加改良便可。”

“不必改良了。”张平的声音从殿外传来,他手里捧着个破损的铁弩,弩牙处留着崩裂的痕迹,“这是韩奎去年给魏人铸的弩,王上请看——射三箭便断了,魏人说‘韩铁不过如此’。”他将铁弩扔在韩奎的铁坯旁,“当啷”一声,韩奎的铁坯竟被撞出个浅坑。

殿内响起低低的抽气声。公仲朋慌忙辩解:“偶有残次罢了!韩辰私藏铁料才是大罪!”

“那不是私藏。”韩辰的声音突然穿透殿门,他身上还带着宜阳的寒气,手里攥着块青黑铁坯,“是给工匠们留的炼料。王上若不信,可传宜阳老锻工周仓——他能证明,那些铁是要用来改风箱的。”

安成君眼神一厉:“周仓是你举荐的人,他的话岂能作数?”

“那秦细作的话呢?”韩辰突然提高声音,铁坯在案上磕出火星,“前日细作招供,说公仲府账房每月送矿图给秦营,换秦铁百斤——账房的供词在此,上面有他的指印!”

公仲朋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指着韩辰说不出话:“你……你伪造供词!”

“是不是伪造,一审便知。”韩辰转向襄王,铁坯上的锻纹在晨光里格外清晰,“但铁监之事不能等。宜阳西炉的风箱还等着改良,秦细作的余党还在矿洞游荡,若让不懂铁的人掌铁监,不出三月,铁山必落秦手。”

“放肆!”安成君猛地拍案,案上的韩奎铁坯被震得跳起,“你一个庶子,也敢教训宗室?王上,韩辰在宜阳私设铁务署,不经宗室同意便调工匠,这是谋逆!”

襄王没说话,只是拿起韩辰带来的铁坯,又掂了掂韩奎的铁坯。前者沉实,敲起来声如钟;后者发飘,余音里带着碎响。他突然想起昨夜韩辰的密信,说“安成君让韩奎私贩铁料给魏人,换回的陈粮里掺了沙土,工匠们吃了上吐下泻”。

“传周仓。”襄王的声音压得很低,却让殿内的呼吸都停了。

周仓走进殿时,布鞋上还沾着宜阳的煤渣。他手里捧着个磨损的风箱拉杆,榆木杆上的深痕是几十年拉动的印记。“老臣周仓,见过王上。”

“韩辰说你能改风箱?”襄王问。

周仓举起拉杆,杆头的铁箍已磨得发亮:“回王上,新改的双囊风箱,能多进风三成,炼出的铁能穿透秦甲——但需调新郑的铁匠来帮忙,守将却不让,说‘宗室有令’。”他指了指公仲朋,“前日这位大人派来的人,还想让老臣作伪证,说韩公子私藏铁料,被老臣赶出去了。”

公仲朋的脸“唰”地白了。安成君还想争辩,却见周仓从袖中摸出块碎铁:“这是韩奎去年给魏人铸鼎剩下的料,里面掺了沙土,一敲就碎——老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韩公子的铁,才是真能护铁山的铁!”

殿内突然静得能听见香炉里的香灰落下。襄王看着周仓手里的碎铁,又看了看韩辰铁坯上细密的锻纹,突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释然,也带着冷意。

“安成君。”襄王的指尖在韩奎的铁坯上划过,“你说韩奎熟谙冶铁,可知风箱的活门该用什么木?”

安成君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他连风箱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公仲朋。”襄王又转向瘫在地上的老臣,“你说韩辰私藏铁料,可知宜阳每月产铁多少?军铁需多少?”

公仲朋的喉结动了动,只挤出句“臣……臣不知”。

“韩辰。”襄王最后看向那个捧着铁坯的儿子,“你说该谁掌铁监?”

韩辰将铁坯放在案中央,铁面映出殿内所有人的影子。“回父王,”他的声音稳得像铁砧,“该由能让风箱更有劲、让铁更硬的人掌。周仓老丈能做到,儿臣愿辅佐他。若王上不放心,可设铁务署,凡铁监事务,一月一报,由王上亲审。”

张平立刻附和:“此计甚妙!既不违祖制,又能保铁山!”

襄王拿起那枚青黑铁坯,对着晨光举起。铁坯的断口处,能看见细碎的铁星——像宜阳矿洞里那些被工匠们珍视的铁苗。“准了。”他的声音穿透殿宇,“韩辰暂代宜阳铁监,周仓为协管,设临时铁务署,不受宗室节制。安成君、公仲朋,各罚俸三月,闭门思过——再敢插手铁山事务,休怪朕无情。”

安成君踉跄着后退,撞到殿柱上。他看着韩辰手里的铁坯,突然明白自己输的不是权谋——是韩辰手里的铁太硬,硬到能砸开宗室固守百年的铁饭碗。

公仲朋被侍从扶起来时,腰间的玉带断了,玉片掉在地上,像他此刻碎成渣的心。他想起秦使昨夜送来的密信,说“若韩辰掌铁监,便撕毁割地盟约”——现在,他连给秦人当棋子的资格都没了。

韩辰走出宣政殿时,周仓老锻工正捧着风箱拉杆站在廊下。晨光在他们身上镀了层金边,老锻工的手还在抖,却紧紧攥着那根磨得发亮的拉杆。

“公子,咱们能成吗?”老锻工问,声音里带着颤。

韩辰看着远处的宜阳方向,那里的风箱声仿佛顺着风飘来了。“能成。”他捡起块地上的玉片,在铁坯上划了划,只留下道浅痕,“因为咱们手里的,是真东西。”

他们没看见,安成君的家臣正躲在廊柱后,手里的密信写着“令宜阳守将扣压新郑工匠,断韩辰铁料”;也没看见,张平站在殿门阴影里,对着韩辰的背影轻轻点头——太傅府的账房,已开始清查公仲朋旧党的铁料账目。

暮色降临时,宜阳守将收到了安成君的密令。他看着令上“阻工匠入宜阳”的字迹,又看了看窗外矿洞方向——那里的烟筒正冒着浓烟,新炼的铁腥味顺着风飘过来,像在宣告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守将的手在密令上悬了悬,最终还是将它扔进了炭炉。火苗舔着字迹,映出他脸上的犹豫——或许,该给韩辰一个机会,也给宜阳的铁山一个机会。

而此时的铁务署里,韩辰正对着工匠名册发呆。赵敢从新郑回来,带来个消息:“公子,新郑的铁匠们说,安成君的人在半路拦着,不让他们来宜阳。”

韩辰没抬头,只是在名册上圈出几个名字——都是周仓说的“能改良风箱的好手”。“告诉他们,”他的指尖在名册上敲出轻响,“若能绕道来宜阳,家人免徭役,铁工子弟可入官学。”

赵敢眼睛一亮:“这法子能成!工匠们最盼的就是这个!”

韩辰看着窗外渐沉的暮色,突然想起襄王案上的铁样。那铁样的锻纹里,藏着宜阳工匠的锤痕,也藏着韩国的底气——只要铁还在炼,希望就还在。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