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城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完结版《刀光起边尘》章节目录在线阅读

刀光起边尘

作者:看小说的朕

字数:102849字

2025-08-17 08:10:32 连载

简介

推荐一本小说,名为《刀光起边尘》,这是部小说推荐类型小说,很多书友都喜欢沈砚之等主角的人物刻画,非常有个性。作者“看小说的朕”大大目前写了102849字,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书友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

刀光起边尘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五更的梆子声敲过第三响时,沈砚之已混在史官的队伍里,站在太和殿的丹陛下。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襕衫,手里捧着卷空白的史册,左脸的疤被鬓发遮了大半,乍一看倒像个潜心修史的老儒。

殿内的檀香比东宫更浓,熏得人头晕。三皇子赵珩站在文官队列的首位,银袍玉带,手里捧着个锦盒,脸上是恰到好处的忧戚——昨夜他已“连夜审出”北狄降书是伪造的,此刻正要在朝堂上“揭露”二皇子的罪行,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陛下,北狄降书确系伪造!”赵珩上前一步,将锦盒高举过顶,“此乃二皇兄与新狄王勾结的铁证,臣弟已将参与伪造的使者拿下,供词在此!”

太监将供词呈给龙椅上的皇帝,老爷子的手指在供词上敲了敲,目光却越过众人,落在沈砚之藏身的史官队伍里。沈砚之的心猛地一跳——皇帝年轻时也曾戍边,认得他左脸的疤。

“三皇子劳苦功高。”皇帝的声音带着老态,却透着威严,“只是,这降书上的北狄王印,看着倒像是真的。”

赵珩的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变:“陛下明鉴,此乃北狄仿造的印鉴,臣弟已请太仆寺的匠人验过,石料是漠北的黑石,非我朝所有。”

“哦?”皇帝放下供词,“那沈砚之呢?据报,他带着影卫营的名册在雁门关现身,三皇子可有耳闻?”

提到沈砚之,赵珩的眼神闪过一丝狠厉:“那叛贼勾结二皇兄,意图颠覆我朝,臣弟已命人前往雁门关捉拿,不日便可归案!”

“是吗?”

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从史官队伍里传出,惊得众臣纷纷回头。沈砚之拨开身前的老史官,缓步走出队列,青布襕衫在一众官袍中格外扎眼。他摘下遮住疤痕的鬓发,左脸的月牙疤在殿内的晨光里清晰可见。

“沈砚之?!”赵珩后退半步,腰间的佩刀瞬间出鞘,“护驾!有刺客!”

禁军哗地围上来,刀光在丹陛上织成密网。沈砚之却没动,只是从怀里摸出半块芝麻包——是昨夜在王记包子铺买的,还带着余温。

“陛下,臣沈砚之,不是刺客。”他将芝麻包举过头顶,动作与赵珩捧锦盒时如出一辙,“臣带了三样东西,想呈给陛下。”

皇帝抬手止住禁军,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讲。”

“第一样,是北狄王的真印拓片。”沈砚之从史册里抽出张薄纸,上面的印鉴比降书上的更显古朴,“臣在雁门关见过真印,其纹路有三处天然缺口,降书上的仿品却没有。”

殿内一片哗然。太仆寺卿慌忙上前辨认,果然在拓片上找到三处缺口,脸色顿时煞白:“陛下,确……确是真印!”

赵珩的额头渗出冷汗:“你胡说!这拓片是伪造的!”

“是不是伪造,问问三皇子府里的北狄女子便知。”沈砚之的目光扫过他颤抖的手,“那女子是新狄王的表妹,手里保管着北狄王的私印,三皇子为了让她伪造降书,许了她‘北境王妃’的位置,对吗?”

这话像道惊雷,炸得赵珩面如金纸。他没想到沈砚之连这层关系都查得一清二楚——那是影卫营的旧部混进三皇子府当厨子,从丫鬟的闲聊里听来的。

“第二样,是三皇子的私账。”沈砚之又抽出本账册,正是老鬼藏在旧粮仓的那本,“上面记着近五年给北狄送的粮草、铁器,甚至还有五百套甲胄,收件人是新狄王的弟弟。”

户部尚书接过账册,越看越心惊,最后扑通跪倒:“陛下!账册上的记录与户部的出库单能对上!只是……只是都被伪造成了‘赈灾物资’!”

皇帝手里的玉如意“啪”地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龙椅上的老爷子猛地站起,龙袍的褶皱里抖落出几片药渣——是太医给太子开的解毒药,看来他早已知晓太子中毒之事。

“赵珩!”皇帝的声音像寒冬的冰凌,“你还有何话可说?”

赵珩突然疯笑起来,佩刀指向沈砚之:“是他!是他陷害我!他手里的账册是假的!当年镇北王的账册也是他伪造的,就是为了搅乱我朝江山!”

“第三样东西,或许能让三皇子清醒些。”沈砚之从怀里摸出枚月牙玉佩,正是老鬼兄弟那对合璧玉中的一枚,“这是影卫营创始人的信物,上面刻着影卫营的真正使命——‘护卫大胤,监察王臣’,而非成为皇子争权的工具。”

他将玉佩高举过顶,阳光透过殿门的格窗照在玉上,映出密密麻麻的小字,竟是影卫营历代统领的名录,最后一行赫然写着“周明远”——周御史年轻时,竟也是影卫营的统领!

“周大人……”太子赵衡突然从队列里走出,素色的朝服衬得他脸色苍白,“臣儿有本奏。”他从袖中取出张纸条,“这是李御史死前塞给臣儿的,上面写着‘冰蚕花在三皇兄府中’,臣儿派人去查,果然在他的密室里找到了大量冰蚕花,正是‘牵机引’的药引。”

证据确凿,赵珩的佩刀“当啷”落地。禁军上前将他按住时,他突然朝着龙椅的方向嘶吼:“父皇!儿臣是为了大胤!那老东西(指皇帝)早就该退位了!太子懦弱,二皇兄通敌,只有儿臣能守住这江山!”

“拖下去!”皇帝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殿门,“打入天牢,秋后问斩!”

殿内的檀香渐渐散去,露出久违的晨光。沈砚之站在丹陛中央,看着赵珩被拖出去的背影,突然觉得左脸的疤有些发烫——老鬼手背上的疤,当年也是为了护着周御史,被北狄人的刀砍的。

“沈爱卿。”皇帝的声音缓和下来,目光里带着赞许,“你护国有功,想要什么赏赐?”

沈砚之低头看着手里的芝麻包,热气早已散尽。他想起老鬼说的“甜过蜜糖”,突然笑了:“臣想要两笼热包子,带芝麻的。”

殿内的大臣们都笑了,连皇帝也忍不住动容:“准了。朕让御膳房给你做,管够。”

退朝时,太子赵衡特意等在殿外,手里捧着那枚月牙玉佩:“沈大侠,这玉佩……”

“留给殿下吧。”沈砚之摆了摆手,“影卫营需要新的统领,周大人和老鬼他们,都盼着殿下能成为真正的‘北境之主’。”

太子握紧玉佩,突然对着他深深一揖:“沈大侠若有任何差遣,尽管开口。”

沈砚之没回头,只是挥了挥手。他还要去天牢看看二皇子赵琰,不是为了审问,是为了告诉他,雁门关的烽火台又重新修葺了,残剑被嵌在关隘的城砖里,像老鬼和无数边民的眼睛,永远盯着北境的方向。

御膳房的包子刚出笼,热气腾腾的。沈砚之提着食盒往天牢走,青布襕衫的衣角沾着晨光,左脸的疤在阳光下泛着浅红,像道终于愈合的伤口。

他知道,朝堂的风波还未完全平息,北狄的威胁也从未消失,但只要还有人记得老鬼的包子,记得周御史的账册,记得影卫营的誓言,这江山就乱不了。

天牢的走廊阴暗潮湿,赵琰穿着囚服,坐在草堆上,手里还攥着那把“破虏枪”,枪尖的银丝早已失去光泽。

“你来做什么?”赵琰的声音沙哑,像被砂纸磨过。

沈砚之将一笼芝麻包放在他面前:“尝尝。老鬼说,甜的东西,能让人想起些好时候。”

赵琰没动,只是望着枪尖:“我输了,输得彻底。”

“你不是输给我,是输给了那些守关的兵卒,输给了老鬼,输给了所有想让边关太平的人。”沈砚之转身往牢门外走,“雁门关的风,比你想象的硬。”

走出天牢时,阳光正好。沈砚之提着剩下的包子,往城南的忠魂祠走。那里供奉着老鬼、圆觉大师、秦伯、苏文渊……还有无数没留下名字的魂灵。

他将包子放在老鬼的牌位前,自己也捏了一个,咬下去时,芝麻的香甜混着肉汁的鲜美,烫得舌尖发麻,和当年在乱葬岗吃的那只一模一样。

“老鬼,”沈砚之低声说,“账清了,人也安稳了。”

风从祠外吹进来,卷起纸灰,像无数只白色的蝴蝶,往雁门关的方向飞去。沈砚之望着窗外的晴空,突然觉得,今年的春天,应该会来得早一些。

他还要回雁门关,不是为了当官,是为了守着烽火台,守着残剑,守着老鬼未说完的话。或许有一天,他会在关隘的城楼下支个小摊,卖热腾腾的包子,给往来的兵卒和商客,也给那些永远留在边关的魂灵。

残剑还在,他也还在。这就够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