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品小说《1937,重生唐生智,如何救国》,类属于抗战谍战类型的经典之作,书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林默,小说作者为泥灸,小说无错无删减,放心冲就完事了。1937,重生唐生智,如何救国小说已更新了120085字,目前连载。
1937,重生唐生智,如何救国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唐生智站在司令部窗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框上的一道弹痕。
窗外,南京城的天空被炮火染成了暗红色,远处中华门方向的枪声时断时续。
“司令,最新战报。”
赵汉生递上一份电报,声音嘶哑,“水西门失守,日军第16师团正向城内推进。”
唐生智接过电报,手指微微发抖。
十二月十一日,距离历史上南京城破的日子,只剩不到四十八小时了。
“萧师长那边情况如何?”
他强自镇定地问道:“撤离了多少人?”
“已经撤离平民两万三千余人,但……”
赵汉生欲言又止,“下关码头不久前遭到日军飞机轰炸,三艘渡轮被击沉。”
唐生智猛地转身,桌上的茶杯被撞翻,茶水在作战地图上洇开一片暗色,“具体伤亡如何?”
“初步统计,至少六百人……大多是妇女儿童。”
闻言,唐生智一拳砸在桌上,震得电报纸簌簌作响。
六百条生命,就这样消失在冰冷的江水中。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命令萧师长,继续组织撤离,但要加强防空警戒。”
赵汉生刚离开,唐生智就听到脑海中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警告:距离历史节点”南京城破”仅剩42小时15分钟】
【当前撤离平民数量:23,857人/30,000人(任务目标)】
【能量储备:72%(可激活高级功能)】
唐生智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那些惨绝人寰的历史照片,被刺刀挑起的婴儿,被活埋的平民,堆积如山的尸体……两万三千人得救,但还有数十万人在劫难逃。
“报告!”
通讯参谋匆匆跑来,“委员长从武汉来电!”
唐生智展开电报,上面是蒋介石的新指令:“孟潇勋鉴:南京战事已逾旬日,将士用命,可歌可泣。然为保存实力计,着该部相机撤退,不必拘泥于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之誓言。中正。”
唐生智冷笑一声,将电报揉成一团。
好一个‘相机撤退’!
这老蒋又开始瞎指挥了。
历史上,正是这道含糊不清的命令,导致守军仓皇撤退,指挥系统崩溃,最终酿成惨剧。
“回电。”
他声音冰冷,“’职等誓死守卫南京,必不负国人期望。唐生智。’”
通讯参谋愕然:“司令,这……”
“照发!”
唐生智厉声道,随即转向作战地图,“传我命令:第一,各城门守军继续抵抗,务必坚持到明日午夜;第二,教导总队和宪兵队负责维持城内秩序,严惩趁火打劫者;第三……”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第三,秘密准备撤退方案,明日午夜后,各部按预定路线向江北转移。”
参谋们面面相觑,不明白师座为何如此精确地定下‘明日午夜’这个时间点。
唐生智没有解释,只是问道:“现在城内还有多少可战之兵?”
“不足八万,且多为伤兵。”
参谋长周斓回答,“弹药仅够一天激战。”
唐生智点点头:“命令各部,今夜必须死守阵地。同时,加快撤离速度,能多救一个是一个。”
……
夜幕降临,唐生智亲自巡视各城门防线。
在光华门,他看到了令人心碎的一幕,几十名伤兵用绷带将自已绑在机枪位上,誓与阵地共存亡。
“司令……”
一名双眼缠着绷带的士兵突然开口,“我们守得住吗?”
唐生智蹲下身,握住他颤抖的手:“守得住。你们的牺牲,会换来更多人活命的机会。”
离开光华门,唐生智来到下关码头。
江面上,数十艘船只正在紧张地运送平民。
萧山令已经三天没合眼,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话。
“还能撤多少人?”
唐生智问。
“最多……八千。”
萧山令声音嘶哑,“船只不够了。”
唐生智望向黑沉沉的江面,突然问道:“如果放弃所有重装备,只带轻武器,我们能用那些船只运多少士兵过江?”
萧山令一愣:“大约……两个团?”
“足够了。”
唐生智下定决心,“明日午夜后,优先运送伤兵和后勤人员过江。战斗部队最后撤离。”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决策符合历史修正方向,奖励‘局部时空预演’一次(限时3分钟)】
唐生智眼睛一亮。
这个功能来得正是时候!
回到司令部,他立即激活了‘时空预演’。
刹那间,周围的景象如水面般波动起来,一幅幅未来可能的画面在眼前闪现。
他看到溃散的士兵被日军追击,看到混乱的码头挤满了绝望的平民,看到无数人在江边被机枪扫射……
但也有一些画面显示,如果有组织地撤退,至少能多救出数千人。
三分钟转瞬即逝,唐生智浑身冷汗地回到现实。
现在,他知道了哪些路线相对安全,哪些地点必须避开。
“赵副官!”
他立即下令,“重新调整撤退方案:第一,教导总队负责维持挹江门秩序;第二,在煤炭港准备备用渡江点;第三……”
唐生智详细部署着,每一个命令都精准地避开他在‘预演’中看到的灾难。
午夜时分,唐生智独自站在司令部楼顶,望着这座即将陷落的城市。
远处,日军的炮火如同死神的狞笑,越来越近。
唐生智握紧拳头。
明天,将是南京保卫战的最后一天。
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要战斗到最后一刻,为这座城,为那些无辜的生命,争取哪怕多一分钟的撤离时间。
远处,中华门方向又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唐生智整了整军装,大步走向指挥部。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寒冷的,但他知道,自己并不孤独,还有成千上万的将士,正与他一同坚守着这最后的防线。
……
……
十二月十一日的黎明来得格外迟缓。
唐生智裹紧军大衣,踩着泥泞不堪的战壕,向中华门最前沿的阵地走去。
炮弹炸出的积水没过脚踝,刺骨的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
“司令,您怎么来了?”
一名满脸烟灰的连长慌忙从射击位上跳下来,差点被自己的绑腿绊倒。
“来看看弟兄们。”
唐生智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有吃的吗?”
连长愣了一下,随即从怀里掏出半块压得变形的压缩饼干:“就剩这个了……”
唐生智接过饼干,掰成两半,将大的一半还给连长,自己就着水壶里的冷水,小口啃了起来。
战壕里的士兵们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堂堂卫戍司令竟和他们吃一样的口粮。
“都愣着干什么?”
唐生智抹了抹嘴角的饼干渣,“该警戒的警戒,该休息的抓紧休息。”
他顺势坐在一个弹药箱上,环顾四周。
这些士兵大多十八九岁,脸上还带着稚气,军装破烂不堪,有的甚至光着脚穿草鞋。
但每个人的眼睛都亮得惊人,那是视死如归的光芒。
“司令……”
一个娃娃脸的小战士怯生生地凑过来,“您真的和我们吃一样的?”
唐生智笑了:“怎么,嫌我的饼干比你们多?”
“不是不是!”
小战士慌忙摆手,“就是……就是听说长官们都吃小灶……”
战壕里爆发出一阵笑声,紧绷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放屁!”
一个满脸胡茬的老兵笑骂,“司令在黄埔时就和我们同吃同住,现在当了大官也一样!”
唐生智挑眉:“你认识我?”
他虽然不是黄埔军校出身,但是曾经在黄埔军校担任过长沙分校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参与分校管理工作,有时候会抽空讲两节课。
“报告司令!”
老兵挺直腰板,“属下是黄埔六期的,当年您给我们上过战术课!”
唐生智这才想起来,眼前这个胡子拉碴的老兵,当年确实是个精神抖擞的年轻学员。
“好小子,都当排长了。”
他拍拍老兵的肩膀,“怎么样,我教的东西用上了吗?”
“用上了!”
老兵激动地说,“昨天就是用您教的交叉火力,我们排干掉了二十多个鬼子!”
周围的士兵们顿时来了兴趣,纷纷围拢过来。
“司令,给我们讲讲吧!”
“对啊,讲讲怎么打鬼子坦克!”
唐生智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心中一热。
他站起身,拿起一根树枝,在战壕壁上画起示意图。
“看好了,鬼子坦克的弱点在……”
他详细讲解着日军装备的缺陷,不时用树枝指点。
士兵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还掏出小本子记录。
“司令,您懂得真多!”
娃娃脸小战士崇拜地说。
唐生智苦笑。
这些知识,大多来自后世的研究和系统的提示。
但此刻,只要能多救一个人,他愿意倾囊相授。
“报告!”
一个通讯兵匆匆跑来,“日军又开始炮击了!”
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炮弹破空的尖啸。
“隐蔽!”
老兵大喊一声,扑过去将唐生智按倒在战壕底部。
“轰!轰!轰!”
一连串爆炸在阵地周围炸开,泥土和碎石如雨点般落下。
炮击过后,唐生智抖落身上的泥土,发现娃娃脸小战士正死死抱着步枪,脸色惨白。
“怕了?”
唐生智轻声问。
小战士咬着嘴唇点点头,又摇摇头:“怕……但更怕守不住南京,我娘还在城里……”
唐生智心头一颤,两万多人已经撤离,但还有数十万平民困在城内。
“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司令,我叫李二狗,大家都叫我狗子!”
唐生智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巧克力,那是他最后的存货,递给小战士:“狗子,拿着。等打退了鬼子,带给你娘尝尝。”
小战士愣住了,颤抖着接过巧克力,眼泪突然夺眶而出:“司令……我……”
“别哭。”
唐生智替他擦去眼泪,“军人流血不流泪。等打完了仗,我亲自去看你娘。”
周围的士兵们默默看着这一幕,眼中的恐惧渐渐被坚毅取代。
炮击过后,日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发起冲锋。
“准备战斗!”
老兵高声喊道。
唐生智没有离开,而是拿起一支步枪,趴在战壕边缘:“今天我和弟兄们一起守阵地!”
“司令,这太危险了!”
连长急得直跺脚。
“执行命令!”
唐生智厉声道,随即压低声音,“放心,我保定军校毕业时,射击成绩是第一名。”
士兵们闻言,士气大振。
连最胆小的狗子也握紧了步枪,手指不再发抖。
“放近了打!”
唐生智沉着指挥,“等坦克过去后,集中火力打步兵!”
日军越来越近,坦克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打!”
随着唐生智一声令下,阵地上所有武器同时开火。
子弹如雨点般泼向日军,冲在最前面的敌人如割麦子般倒下。
唐生智瞄准一名日军军官,冷静地扣动扳机。
“砰!”
一个日军军官应声倒地。
“司令好枪法!”
老兵赞叹道,随即用机枪扫倒一片敌人。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小时。在唐生智的亲自指挥下,日军再次被击退。
“清点伤亡!补充弹药!”
唐生智下令,随即转向通讯兵,“通知各城门守军,务必坚持到午夜!”
离开阵地时,士兵们自发列队敬礼。
狗子鼓起勇气喊道:“司令!等打完了仗,我让我娘包饺子给您吃!”
唐生智回头,看着这些浑身硝烟却目光坚定的战士,郑重地点点头:“一言为定!”
回司令部的路上,赵汉生忍不住问:“司令,您真的要去吃饺子?”
唐生智没有回答,只是望向硝烟弥漫的南京城。
他知道,这些可爱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活不过今晚。
但此刻,他宁愿给他们一个希望,哪怕这个希望永远无法实现。
“传令下去,”
他突然说道,“今晚午夜后,各部按计划撤退。记住,一定要有序,不能乱!”
赵汉生肃然敬礼:“是!”
唐生智最后看了一眼中华门方向。
夕阳如血,将城墙染成暗红色。
那里,有他刚刚结识的弟兄们,有叫狗子的小战士,有黄埔毕业的老兵……
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正在创造历史。
但唐生智知道,正是因为这些普通士兵的牺牲,南京大屠杀的惨剧才没有更加惨烈。
“走吧,”
他转身说道,“还有很多事要做。”
夜幕降临,历史上南京城的最后一夜,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