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城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小人物的狂想小说的最新章节在哪里更新?免费追踪阅读

小人物的狂想

作者:开新不开心

字数:180765字

2025-08-05 08:22:25 连载

简介

小人物的狂想》中的陈野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都市日常风格小说被开新不开心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开新不开心”大大已经写了180765字。

小人物的狂想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春城的冬天来得猝不及防,一场冻雨过后,福寿巷的屋檐下挂起了冰棱,像一串串透明的刀子。陈野裹紧了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棉袄里的棉絮早就板结了,风一吹就往脖子里钻。他车筐里放着个保温桶,里面是刚从食堂打的热粥,桶壁上凝着水珠,在车把手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周老太的咳嗽声比前几天更重了。昨天他来送药时,看见老人蜷缩在被窝里,盖着三床打了补丁的旧棉被,嘴唇干得裂了口子。“后生,我这老骨头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老人说话时,哈出的白气在昏暗中散开,“那房子,你要是真想要,就按你说的价来吧。”

陈野的心跳漏了一拍。他上次临走前提过,按现在老城区的市价,十五平米带院子的房子,他能凑出五万块。这个价码比张总开的三十万低了太多,甚至低于房管局评估的七万,他当时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老人记在了心上。

“周奶奶,您别急着做决定。”陈野把热粥倒进老人床头的粗瓷碗里,粥香混着煤烟味在小屋里弥漫开来,“等开春您身体好些了,咱们再商量。”

“我等不起了。”老人咳了两声,从枕头底下摸出那个红绸布包,“建军昨天打电话,说他媳妇怀了,想让我去深圳带孙子。可我这身子骨,哪经得起折腾?”她把布包塞进陈野手里,“这军功章你先拿着,就当是定金。我知道你不是外人,房子到了你手里,总比被那些黑心贩子骗去强。”

布包里的军功章硌着掌心,像块冰。陈野想起三天前在中介店,王经理把他叫到里间,桌子上摊着张打印的房价表,周老太家的地址被红笔圈了出来。“老城区改造的文件下来了,”王经理用指甲敲着表上的数字,“这房子现在市价九万,你要是能五万拿下来,转手就能赚四万。公司提成给你按三成算,够你在春城交个首付了。”

四万。陈野当时盯着那个数字,喉结动了动。他这大半年跑断腿,工资加提成攒了不到八千,离“在春城立足”的目标还差得远。可他看着王经理涂着红指甲的手指在数字上划过,突然想起周老太给她孙子纳的那双鞋垫,蓝布面上的太阳花歪歪扭扭,针脚却密得像撒了把芝麻。

“我再想想。”他当时是这么说的。

此刻,看着碗里冒着热气的粥,陈野突然掏出手机,拨通了老家邻居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嘈杂的麻将声,邻居扯着嗓子喊:“你爹前两天去山上砍柴,摔了一跤,现在躺炕上呢!说不让告诉你,怕你分心……”

挂了电话,陈野的手在发抖。他摸了摸棉袄内袋,里面藏着张存折,是他省吃俭用攒下的八千块。这点钱,不够给父亲治病,不够在春城租个像样的房子,更不够……让那个总在梦里出现的“捡废品的儿子”的骂声消失。

“后生,你咋了?”周老太看出他脸色不对。

“没事。”陈野把存折塞回内袋,指尖触到冰凉的铁皮,“周奶奶,五万块,我能凑齐。但我有个条件——这房子您接着住,直到……直到您不想住了为止。”

老人愣住了,浑浊的眼睛里慢慢浮起水汽:“你这是……何苦呢?”

“我爹也在乡下躺着呢。”陈野低下头,看着碗里自己的影子,“他总说我没出息,可我知道,他就是怕我在外面受欺负。您把房子卖给我,就当是……帮我圆个念想。”

他没说出口的是,他查过老城区改造的细则,像周老太这种孤寡老人,只要名下有房产,就能优先申请回迁房。他用五万块买下产权,等改造启动,既能拿到拆迁补偿款,又能帮老人争取到一套小平米的回迁房——这盘账,他在心里算了不下二十遍,算到最后,连自己都分不清是在算计,还是在给自己的善良找借口。

接下来的半个月,陈野像上了发条的钟。白天跑房源时,他特意绕到工地,帮人扛钢筋、搬水泥,一天能多挣五十块;晚上下班后,他骑着破自行车去火车站捡瓶子,冻得手指发僵,就往手心哈口热气接着捆。老王见他天天一身泥,嗤笑着说:“你这是想钱想疯了?”

陈野没理他。他把攒到的钱一笔笔存进存折,看着数字一点点往上涨:八千、一万二、一万八……每多一块钱,他心里就踏实一分,又虚浮一分。

腊八那天,陈野揣着凑齐的五万块现金,走进了福寿巷。钱被他用报纸包了三层,塞进怀里最暖和的地方,隔着棉袄都能摸到纸张的棱角。周老太正在灶台前熬腊八粥,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飘出糯米和红枣的甜香。

“周奶奶,钱凑齐了。”陈野把报纸包放在桌上,纸张被体温烘得温热。

老人掀开锅盖,用勺子搅了搅粥:“不急。我托人给你做了件棉袄,你试试合不合身。”她从炕头拖过个蓝布包,打开来,是件崭新的棉袄,针脚细密,领口和袖口还缝了圈黑布。

“这是用我老伴的旧军装改的,棉花是新弹的。”老人的手在棉袄上摩挲着,“他当年在部队,就靠这件棉袄扛过了零下三十度的冬天。”

陈野穿上棉袄,暖和的棉絮立刻裹住了全身,连骨头缝里都透着热。他想起自己那件板结的旧棉袄,突然觉得鼻子发酸——这世上最实在的温暖,从来都不是用算盘能算出来的。

签合同那天,房管局的老郑也来了。他看着陈野在“买方”那一栏写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最终还是落下了清晰的笔画。周老太在“卖方”那里按手印时,手指抖得厉害,红色的印泥在纸上洇开一小团,像朵倔强的花。

“你们这买卖,做得实在。”老郑收起合同,拍了拍陈野的肩膀,“我在房管局干了二十年,见过为了一分钱撕破脸的,没见过你这样的——花五万块买个‘暂时住不得’的房子。”

陈野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老郑不懂,这五万块里,有三万是房款,有一万是给老人的医药费,还有一万……是他给自己买的良心。

走出福寿巷时,夕阳把冰棱染成了金色。陈野摸了摸怀里的房产证,红本本硬硬的,硌着胸口。他突然想起第一次来这里时,周老太给他的那个烤洋芋,烫得他直换手,却舍不得扔。

远处传来收废品的铃铛声,叮铃铃,叮铃铃,像在提醒他从哪里来。陈野紧了紧身上的新棉袄,棉絮蓬松,带着阳光的味道。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不再只是个中介学徒,他手里有了第一份“产业”,也背上了第一份沉甸甸的牵挂。

这盘账,他算清了,又好像没算清。但至少,这个冬天,他和周老太,都不会再挨冻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