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城
高分必读小说推荐
重生清末之开创霸业小说的所有章节都能在哪里免费读到?

重生清末之开创霸业

作者:社会工作狂

字数:132054字

2025-08-16 08:16:32 连载

简介

重生清末之开创霸业》中的林羽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历史古代类型的小说被社会工作狂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重生清末之开创霸业》小说以132054字连载状态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看这本小说。

重生清末之开创霸业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船政局衙门那对巨大的石狮子,在正午的阳光下张着黑洞洞的嘴,显得格外狰狞。高耸的朱漆大门紧闭,只留一侧角门开着,门前肃立着四个挎着腰刀、面无表情的亲兵。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官威和压抑。

林羽和陈文远站在离角门十几步远的地方,被两名亲兵冰冷的刀鞘拦住去路。陈文远整理了一下洗得发白的长衫,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沉稳,对着门内喊道:“学生陈文远,福州府学生员,有十万火急军情,求见钦差张大人!”

门内毫无动静。一个领头的亲兵眼皮都没抬,冷冰冰地道:“张大人正在与何大人商议要务,不见外客!有状纸,递上来便是!”

“军情如火!关乎马尾港安危!关乎福建水师存亡!片刻耽搁不得!”陈文远提高了声音,额角渗出细汗。

“哼!危言耸听!”亲兵嗤笑一声,“法夷友邦,何来安危存亡?再敢喧哗,休怪军法无情!”刀鞘向前一顶,带着明显的威胁。

林羽站在陈文远身后,斗笠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他紧抿着嘴唇,指甲深深陷入掌心。怀里的那块锌板,如同烙铁般灼烫。他早料到会吃闭门羹,但没想到这些看门狗如此颟顸!张佩纶(钦差大臣,主战派)与何如璋(船政大臣,主和派)在衙门里“商议要务”?恐怕是主战派在徒劳地试图说服主和派备战!这效率,令人绝望!

硬闯是找死。时间却在疯狂流逝!

“陈兄,走!”林羽猛地一拉陈文远的衣袖,声音低沉却斩钉截铁。与其在这里耗着等死,不如争分夺秒,做最坏的打算!他最后看了一眼那扇紧闭的、象征着腐朽权力的朱红大门,眼中寒光一闪。

两人转身,迅速消失在衙门前的街角。他们没有回武馆,而是直接奔向城南的织造坊区——那里是福州传统手工业聚集地,也是赵铁山安排的一处秘密联络点。

阴暗潮湿的联络点小屋里,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赵铁山听完林羽的叙述,尤其是看到那块刻满死亡参数的锌板,脸色铁青,一拳狠狠砸在墙壁上,震得土灰簌簌落下:“七天!他娘的只有七天!狗官还在扯皮!等死吗?!”

“七天…七天…”陈文远脸色惨白,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锌板冰凉的边缘,“火药…我们的火药,够吗?”

林羽的目光死死盯着锌板上的刻痕,大脑如同精密的机器般疯狂运转。“不够!远远不够!”他声音嘶哑,“法舰是铁甲!我们的黑火药,对付木船尚可,对付铁甲,挠痒痒都算不上!除非…有大量硝化甘油!或者…有足够的炸药包,能潜入水下炸其舰底!但后者风险太大,成功率渺茫!”

硝化甘油!这个念头让赵铁山和陈文远都倒吸一口凉气!那东西太不稳定,是真正的“恶魔之泪”,制作和运输都极其危险。

“那…那怎么办?”阿福缩在角落,声音带着哭腔。师傅老周生死未卜,噩耗又至,少年几乎崩溃。

“水雷!”林羽眼中血丝密布,猛地抬头,吐出两个字!“用我们的黑火药做装药,制造触发式水雷!布设在法舰必经的航道、锚地!这是目前唯一可行,且能造成最大杀伤和阻滞的办法!”

“水雷?”赵铁山眼睛一亮,随即又皱眉,“这玩意儿…咱们谁会造?”

“原理不难!”林羽语速极快,“密封容器装药,设计触发引信!关键在两点:一是防水!二是触发装置要灵敏可靠!密封可以用桐油浸泡的木桶或厚陶罐!触发引信…可以借鉴燧发枪原理,用弹簧击打燧石引燃药捻!或者…用酸液延时引信!”他脑海中迅速检索着早期水雷的雏形。

“需要多少?”赵铁山直接问到了核心。

“越多越好!至少要…五十具!”林羽估算了一个保守而庞大的数字,“威力要足够撕开铁甲舰的水下装甲!这意味着,每一具水雷,都需要巨量的黑火药!我们现有的硫磺硝石储备,远远不够!而且…”他顿了顿,脸色更加难看,“制作黑火药需要大量的纯碱(碳酸钠)来提纯硝石!我们之前用的天然碱霜,已经耗尽了!”

碱!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基础化工原料,此刻成了卡住他们咽喉的致命瓶颈!没有碱,就无法高效提纯硝石,就无法制作足够威力的火药,就无法制造水雷!一环扣一环,将他们的反击之路死死堵住!

“碱?”赵铁山眉头拧成了疙瘩,“这东西…药铺里卖的‘洋碱’(肥皂)倒是含碱,可那玩意儿贵得要死,而且拆出来也不够用啊!”

“洋碱”是进口货,价格高昂,且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并非他们所需的纯碱。林羽摇头:“我们需要的是纯碱,大量的、廉价的纯碱!本地…可有碱矿?或者天然碱湖?”他看向陈文远,寄希望于这个本地通。

陈文远苦思冥想,颓然摇头:“福州多山多水,唯独不产碱矿。天然碱湖…从未听闻。”

绝望的气息,如同冰冷的潮水,再次弥漫小屋。七天,没有碱,就没有火药,就没有水雷,就无法阻止法夷的炮口将福建水师撕碎!

就在这时,一直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阿福,突然怯生生地抬起头,小声说:“碱…碱…我…我听码头卖咸鱼的陈老四说过…连江…连江那边的打渔人…好像…好像用海草灰…腌鱼…说…说那灰水…又咸又涩…能…能去腥…”

海草灰?!

林羽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猛地站起身!眼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光芒!

“海草灰!!”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富含碳酸钠!就是纯碱!天然的纯碱来源!”他怎么忘了!沿海居民自古就有用草木灰、海草灰制取土碱的传统!海草(尤其是褐藻类)燃烧后的灰烬,含有丰富的钠盐,其中就包括碳酸钠!这正是他们急需的纯碱原料!

“连江!连江在哪里?”林羽一把抓住阿福的肩膀,急切地问。

“在…在福州东边…靠海…坐船…半天能到…”阿福被林羽的反应吓了一跳。

“天无绝人之路!”赵铁山狂喜,猛地一拍大腿,“老子这就带人去连江!挖海草!烧灰!”

“不!来不及挖!”林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语速快如连珠炮,“直接找渔民买!买现成的海草灰!有多少收多少!同时,赵师傅,你立刻带人去海边!寻找大片的海草(海带、马尾藻等)生长区!搭建简易的碱灶!我们边买边烧!双管齐下!陈兄,你带阿福,负责在城里筹集麻袋、大锅、运输车辆!钱,用那三百五十两!不够,把矿洞里剩下的银子也拿出来!砸锅卖铁,也要在七天内,弄到足够的碱!”

一条绝境中的生路,被阿福无意中的一句话点亮!小屋里的绝望瞬间被狂热的行动意志取代!

“明白!”赵铁山霍然起身,杀气腾腾,“老子这就去!阿强,阿福,跟我走!召集所有能动弹的弟兄!”

“林兄放心!筹措物资,交给我!”陈文远也一扫颓唐,眼中重新燃起火焰。

林羽看着众人迅速行动起来,转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远处,马尾港方向,法舰巨大的轮廓在午后的阳光下依旧冰冷而狰狞。七天,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海草灰…这来自大海的馈赠,能否成为他们对抗钢铁巨兽的“白霜利刃”?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抢碱”大战,在这血色的倒计时中,拉开了序幕。连江的海风,能否吹散马尾港的硝烟?希望如同海草般脆弱,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奋力抓住!

连江的风,裹挟着浓烈的海腥味,扑打在林羽的脸上,带着一种粗粝的生机。眼前不是福州城的压抑,而是一片辽阔的滩涂。正值退潮,黑色的淤泥裸露在外,泛着水光,空气里弥漫着咸涩与腐烂海草混合的独特气息。远处,灰蒙蒙的海天交界处,隐约可见几艘张着破旧风帆的小渔船,如同贴在水皮上的叶子。

时间,在林羽的血管里奔流,带着倒计时的灼痛。六天!距离马尾海战预定的爆发日,仅剩六天!

“林兄弟,看那边!”赵铁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他左臂的伤处只用粗布简单勒紧,血迹未干,但眼神却锐利如鹰。他指向滩涂深处一片相对干燥的高地。那里,几十个穿着短褂、皮肤黝黑粗糙的渔民,正围着一堆堆小山似的、灰绿色的东西忙碌着。海草!大量被潮水冲上岸的、晒得半干的海带和马尾藻,堆积如山。

空气中飘散着燃烧草木灰的味道,但更浓的是一种咸涩刺鼻的气息。几个用石块和泥巴垒砌的简陋土灶正冒着滚滚浓烟,灶膛里塞满了海草,火焰舔舐着灶上架设的、被烟火熏得乌黑的大铁锅。锅里翻滚着粘稠的、墨绿色的液体,正被渔民们用长柄木棍费力地搅拌着。

“那就是烧海草灰熬碱水!”阿福指着铁锅,小脸上满是紧张和期待,“陈老四说,熬出来的卤水又咸又涩,晒干了就是‘土碱面’,腌鱼去腥最好用!”

林羽快步走近一个土灶。锅里的液体沸腾翻滚,散发出强烈的氨味和碳酸盐的气味。他蹲下身,用手指蘸了一点溅出锅沿、已经冷凝的灰白色结晶体,放入口中。一股浓烈的咸苦味瞬间弥漫开来,紧随其后的是纯碱特有的涩感。

“是碳酸钠!纯度不高,杂质很多,但能用!”林羽眼中爆发出精光。这是他们急需的碱!海草灰富含钠盐,燃烧后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钠(纯碱)和氯化钠(食盐),经过水溶、熬煮、浓缩,就能得到粗制的纯碱!

“赵师傅,买!所有现成的海草灰、熬好的碱卤、结晶的土碱面,全部买下来!有多少要多少!价格给足!”林羽的声音斩钉截铁。陈文远立刻带着几个机灵的弟子,背着沉重的钱袋,走向那些满脸惊疑的渔民。白花花的银子一亮出来,渔民们的眼睛立刻亮了,短暂的迟疑后,交易迅速达成。一袋袋湿漉漉的海草灰、一桶桶墨绿色的碱卤、一筐筐灰白粗糙的土碱面被装上临时雇来的牛车、板车。

“不够!这点量远远不够!”林羽看着堆积起来的“战利品”,眉头紧锁。这些粗碱含大量杂质(主要是氯化钠和未燃尽的碳),提纯后能得到的有效纯碱量,距离制造足够水雷所需的火药,差距巨大。“必须自己烧!大规模烧!”

他立刻投入指挥。选择远离村落、背风靠海的隐蔽地点,几十个武馆弟子和临时雇佣的可靠渔民,在林羽的指导下,开始搭建更大、更高效的“碱灶”。不再是单个的小灶,而是借鉴了土法炼铁的高炉雏形——用石块和粘土垒砌成一人多高的圆柱形炉体,下部开通风口和出灰口,内部用竹篾编成格栅分层堆放海草。

“湿海草晒半干,一层海草一层引火的干草枯枝!”林羽亲自示范,“点火要均匀,通风要控制好,不能闷烧也不能烧得太快成灰!要的是充分燃烧后的灰烬!”他深知,燃烧不完全会产生大量未燃碳,降低碱的纯度;而过度燃烧则可能将碳酸钠进一步分解。

浓烟滚滚,直冲云霄,几十座新式碱灶同时点燃,场面颇为壮观。海草在烈焰中噼啪作响,蜷缩,化为灰烬。灼热的气浪扭曲了空气,汗水混着烟灰,在每一个忙碌的人脸上冲刷出道道黑痕。赵铁山如同不知疲倦的监工,拖着伤臂,在炉群间巡视,吼声压过了火焰的咆哮和风浪的嘶鸣。

日夜轮转,第一批海草灰出炉。乌黑、细腻,带着余温。林羽抓起一把,仔细捻开,又用舌尖尝了尝。“碳分还是多了些,燃烧不够彻底。下一炉,通风口开大点,引火物减少,延长燃烧时间!”他不断调整着工艺。

熬煮的环节更为繁琐和辛苦。巨大的铁锅架在临时搭建的灶台上,倒入海水和收集来的海草灰,用力搅拌。浑浊的灰黑色液体在锅中翻腾,散发出刺鼻的气味。熬煮到一定浓度,将上层液体(碱卤)舀出,倒入沉淀池静置,去除泥沙等大颗粒杂质。剩下的草渣滤出晒干,还能当燃料。

沉淀后的碱卤被注入一排排临时挖出的、铺着油布的浅池中,依靠阳光和风力自然蒸发浓缩。福州八月的烈日,成了他们最大的助力。

第三天傍晚,林羽站在一片浅池旁。池底已析出一层厚厚的、灰白色的结晶物。这就是粗制的纯碱(主要成分Na2CO3·10H2O,十水碳酸钠)。他取了一些,用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氧化钙溶液)。这是关键的“苛化法”提纯——利用碳酸钠与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再通入二氧化碳将氢氧化钠重新变回更纯净的碳酸钠。但时间紧迫,林羽选择了更直接的物理提纯。

“把结晶捞出来,用少量清水冲洗掉表面的氯化钠!”林羽下令。弟子们赤着脚,用木铲小心地将池底的结晶铲起,装入竹筐,在流动的溪水中快速漂洗。水流带走了部分可溶性盐分(主要是食盐),留下了相对纯净的碱块。

看着堆积起来的、颜色略微变浅的碱块,林羽的眉头并未舒展。这些碱的纯度,用于提纯硝石(硝酸钾)制作黑火药勉强够用,但杂质依然较多,会影响火药的威力和稳定性。用于制造需要极高可靠性的水雷引信,风险很大。

“林兄弟,这碱…够劲了吗?”赵铁山抓起一块碱,掂量着,他能感觉到林羽的凝重。

“不够纯,威力会打折扣,哑火的几率也大。”林羽摇头,目光扫过忙碌的人群和简陋的设备,“我们需要更纯净的晶体…需要重结晶!”

他指挥人在背阴处搭建起简易的草棚,棚内架起一排排干净的陶缸。将粗碱块敲碎,重新溶解在煮沸过的热水中,配成饱和溶液。然后,用多层细麻布反复过滤,去除微小的杂质颗粒。清澈的碱液被注入陶缸,盖上草席,让其缓慢冷却结晶。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过程。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仿佛在等待某种神迹的诞生。

第四天清晨,当林羽揭开一个陶缸的草席时,一抹异样的光彩映入眼帘!缸底沉积的,不再是灰白色的粉末或块状物,而是一层晶莹剔透的、如同碎冰般的**棱柱状晶体**!它们紧密地簇拥在一起,在透过草棚缝隙的晨光下,折射出纯净无瑕的光芒!

“这…这是碱?”陈文远凑过来,难以置信地看着缸底的晶体,伸手想去触碰,又怕弄坏了这艺术品般的东西。

“重结晶碳酸钠!”林羽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他小心地用竹镊子夹起一小簇晶体,对着光观察。晶体纯净透明,棱角分明,几乎不含杂质!“纯度远超洋货!比我们之前买的、自己熬的,好了十倍不止!”

意外的惊喜!缓慢的冷却和反复过滤,加上相对纯净的原料(经过冲洗的粗碱),竟然意外得到了高纯度的十水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这种晶体形态稳定,纯度高,溶解性好,是提纯硝石、制造高品质黑火药的绝佳原料!

“天助我也!”赵铁山一拳捶在旁边的木柱上,震得草棚簌簌作响,脸上是狂喜,“有了这‘水晶碱’,咱们的火药,能赶上洋鬼子的了!”

消息迅速传开,疲惫不堪的众人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这晶莹的“碱霜”,在晨光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成了他们对抗钢铁巨舰的“白霜利刃”!

“立刻装袋!密封防潮!运回福州!”林羽当机立断,“赵师傅,这里交给你,务必在两天内,将后续熬出的粗碱全部按此法提纯!能提多少提多少!陈兄,你带一半人和这批‘水晶碱’先走,秘密送回武馆作坊!提纯硝石,制备火药,一刻也不能耽搁!水雷的制造,必须立刻开始!”

抢碱之战,取得了关键性胜利!来自大海的馈赠,经过汗水和智慧的淬炼,化作了致命的锋芒。六天的倒计时,已经过去四天。马尾港的方向,阴云密布,最后的决战准备,在争分夺秒中拉开序幕。晶莹的“碱霜”,承载着所有人的希望,被迅速装上车辆,在赵铁山派出的精锐弟子护送下,由陈文远押运,朝着福州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